rénzhì

人质


拼音rén zhì
注音ㄖㄣˊ ㄓˋ

繁体人質
词性名词

人质

词语解释

人质[ rén zhì ]

⒈  为迫使对方履行诺言或接受某项条件而拘留的人。

他必须把他的母亲、妻子和儿子留下来作为人质。

pawn;

⒉  通常指被交给另一方的人,以作为对交付人或交付机构的良好意图的保证。

hostage;

引证解释

⒈  人的实体。

南朝 梁 范缜 《神灭论》:“人之质非木质也,木之质非人质也。”

⒉  指人的体魄。

宋 孙光宪 《北梦琐言》卷四:“唐 襄州 赵康凝 令公,世勋嗣袭,人质甚伟。”
《宋史·世家传四·南汉刘氏》:“有 余延业 者,人质么么。”
清 顾炎武 《莱州》诗:“山形当斗入,人质并魁梧。”

⒊  被对方拘留作为抵押的人。多用以迫使对方履行诺言,或向对方有所要挟。

李大钊 《一八七一年的巴黎“康妙恩”》:“他们向 介尔士 提出以在‘康妙恩’手下的一切的人质换回 卜郎魁氏。”
陈白尘 《大风歌》第四幕:“太后谋害 齐 王未成,便留他在朝,作为人质。”

国语辞典

人质[ rén zhì ]

⒈  为了取信于对方而作为抵押,或为对方所拘留的人,称为「人质」。

英语hostage

德语Geisel (S)​

法语otage

分字解释


※ "人质"的意思解释、人质是什么意思由古诗文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2小时后,黄某丢下人质,从城郊办事处杨河村一空屋仓皇逃窜,悦悦随即被民警解救。

2.一怒之下,杀了在北京做人质的吴三桂的大儿子吴应熊、大孙子吴世霖、和硕公主及其全家,噩耗传来,吴三桂在万分悲痛之后,决定讨伐清政。府

3.由于顾忌人质的安危,所以警方不敢轻举妄动,只能在屋外用扩音器劝说歹徒弃械投降。

4.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。每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都巧妙地粉碎了一场阴谋。每一个乏味的演员都是因为他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。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了。我在这园子里坐着,园神成年累月地对我说:孩子,这不是别的,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。

5.此刻情势千钧一发,若想要救出人质,得步步为营,丝毫马虎不得。

6.在菲律宾奎松城,人们点燃蜡烛悼念遇害人质。

7., 还有一些人质问,为什么伊籍美国记者罗萨娜.沙贝里今年年初被困伊朗之时为什么没有受到类似待遇。

8.知道绑匪藏匿地点后,警方急如星火地赶去援救人质。

9.史载楚汉相争时,刘邦率大军兵临城下,项羽派人痛斥刘邦不义,并以刘邦的父亲为人质,威胁要将其烹煮。

10.几个警察忙着搀扶人质,一面给她推拉搭脉,不多时,这位神奇的女子居然悠悠睁开双目,长长地嘘了口气,众警察放了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