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耳为目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把听到的当作亲眼目睹的。指对传闻的事情不加分析就信以为真。
出处清·张春帆《九尾龟》第一百七十回 :“但是如今的那班督抚,也都是些以耳为目、不分黑白的人。”
例子据我那小东人说得来十三妹姑娘怎的个孝义,怎的个英雄,我那老东人以耳为目,便轻信了这话。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七回
基础信息
拼音yǐ ěr wéi mù
注音一ˇ ㄦˇ ㄨㄟˊ ㄇㄨˋ
繁体以耳為目
感情以耳为目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不去实践。
近义词以耳代目
字义分解
展开阅读全文 ∨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二话没说(意思解释)
- 革风易俗(意思解释)
- 死灰复燃(意思解释)
- 一路风尘(意思解释)
- 妇人醇酒(意思解释)
- 余波未平(意思解释)
- 尾生之信(意思解释)
- 河鱼腹疾(意思解释)
- 哀而不伤(意思解释)
- 慌里慌张(意思解释)
- 扬威耀武(意思解释)
- 节哀顺变(意思解释)
- 偃旗息鼓(意思解释)
- 海底捞月(意思解释)
- 偶一为之(意思解释)
- 祸国误民(意思解释)
- 鬼鬼祟祟(意思解释)
- 妻儿老少(意思解释)
- 吴下阿蒙(意思解释)
- 茕茕孑立(意思解释)
- 龙驭上宾(意思解释)
- 目无全牛(意思解释)
- 闲情逸致(意思解释)
- 短寿促命(意思解释)
- 生知安行(意思解释)
- 坐以待毙(意思解释)
- 飞蛾扑火(意思解释)
- 刚愎自用(意思解释)
※ 以耳为目的意思解释、以耳为目是什么意思由古诗文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举重若轻 |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。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。 |
当机立断 | 面临紧急关头;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。当:面临;断:决断。 |
坏法乱纪 | 破坏法制和纪律。 |
万无一失 |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。万:形容很多;失:差错。 |
将寡兵微 | 寡:少;兵:士兵;微:衰败。兵少将少。形容兵力薄弱。 |
公才公望 | 才:才识;望:名望。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。 |
有血有肉 | 有生命;有活力;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;内容充实。 |
理直气壮 | 直:正确、合理、充分;气壮:气势旺盛。理由正确、充分;说话的气势就很盛。 |
将功折罪 | 将:拿;用;折:抵偿。用功劳来抵偿罪过。 |
共为唇齿 | 比喻互相辅助。 |
断织劝学 |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,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。后比喻劝勉学习。 |
散带衡门 |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。 |
忙不择价 |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。 |
信口开河 | 随口乱说一气。指说话没有根据;不可靠。信口:随口;开河:指说话时嘴唇张合。 |
踵武前贤 | 踵:脚跟。武:足迹。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 |
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规;引申为寻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谈、技艺、事情等离奇;超出寻常。 |
风风雨雨 | 刮风下雨,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。 |
拨乱济危 | 平定乱世,救济危难。亦作“拨乱济时”。 |
苟合取容 | 苟合:苟且附合;取容:取悦,讨好。苟且迎合,取悦于人。 |
闭门读书 |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。形容专心埋头苦读。 |
面授机宜 | 面:当面;授:教;传授;机宜:适应时机的对策、办法。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。 |
骂骂咧咧 |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|
出神入化 | 神:神妙;化:指化境;极高超的境界。超出神妙;进入化境。形容技艺达到非常高超的境界。 |
强人所难 | 强:勉强。勉强别人做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情。 |
有机可乘 | 机:机会;乘:趁。有空子可钻。指客观上提供了可以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机会。 |
脑瓜不灵 | 指人不聪明,思想转不过弯来。 |
间不容砺 | 谓磨治的时间也没有。形容时间的短促。 |
徐娘半老,风韵犹存 | 徐娘:梁元帝妃徐氏,泛指妇女。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