靖谮庸回
![靖谮庸回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42598.png)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。犹口是行非。同“靖言庸回”。
出处《左传 文公十八年》:“崇饰恶言,靖谮庸回。”杜预注:“靖,安也;庸,用也;回,邪也。”
例子靖谮庸回,削灭无类。宋 曾巩《韩琦制》
基础信息
拼音jìng zèn yōng huí
注音ㄐ一ㄥˋ ㄗㄣˋ ㄩㄥ ㄏㄨㄟˊ
繁体靖譖庸迴
感情靖谮庸回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昏庸的领导。
近义词靖言庸违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品头论足(意思解释)
- 帮倒忙(意思解释)
- 苦尽甘来(意思解释)
- 章甫荐履(意思解释)
- 引鬼上门(意思解释)
- 斗方名士(意思解释)
- 沟满壕平(意思解释)
- 志满意得(意思解释)
- 防患于未然(意思解释)
- 一拥而上(意思解释)
- 掉以轻心(意思解释)
- 不分青红皂白(意思解释)
- 空费词说(意思解释)
- 临危受命(意思解释)
- 旁征博引(意思解释)
- 遁入空门(意思解释)
- 止于至善(意思解释)
- 因噎废食(意思解释)
- 谠言直声(意思解释)
- 目眩心花(意思解释)
- 胜友如云(意思解释)
- 家破人亡(意思解释)
- 尽诚竭节(意思解释)
- 顾景惭形(意思解释)
- 充耳不闻(意思解释)
- 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(意思解释)
- 偶语弃市(意思解释)
- 图穷匕见(意思解释)
※ 靖谮庸回的意思解释、靖谮庸回是什么意思由古诗文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一本正经 | 正经:庄重;正派。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。 |
期颐之寿 | 期颐:百年。高寿的意思。 |
自拔来归 | 拔:摆脱,离开。自觉离开恶劣环境,归向光明。指敌方人员投奔过来。 |
新仇旧恨 | 新仇加旧恨。形容仇恨深。 |
鹤立鸡群 |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。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。 |
不分青红皂白 | 比喻不分是非,不问情由。 |
疙里疙瘩 | 文字不通畅,物体不平滑很粗糙。 |
春山如笑 |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。 |
安眉带眼 | 长了眉毛,有了眼睛。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。 |
敷衍了事 | 敷衍:将就应付;不认真。了:了结。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。指做事不认真;缺乏责任心。 |
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 | 阋:争吵;墙:门屏;御:抵御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一致对外。 |
异途同归 | 途:道路;归:归宿;目的。不同的道路;走向共同的归宿。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、途径;得到相同的效果;达到相同的目的。 |
十恶不赦 | 十恶: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。指罪恶极大;不可饶恕。 |
安闲自得 | 自得:自己感到舒适。安静清闲,感到非常舒适。 |
打退堂鼓 |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。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;向后退缩。 |
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 |
洗耳恭听 | 洗耳:擦洗耳朵;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;恭:恭敬地。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。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。指专心地听。 |
苟合取容 | 苟合:苟且附合;取容:取悦,讨好。苟且迎合,取悦于人。 |
为虎作伥 |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;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;这种鬼叫作“伥”。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。 |
经国之才 |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。 |
服气吞露 | 服气:导引之术,即气功。指修炼道术。 |
鸡毛蒜皮 |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。 |
古来今往 | 从古代到现代。 |
对牛弹琴 |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;白费口舌(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)。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(主要讥讽说话的人);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;对外行人说内行话。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。 |
角巾东路 | 《晋书·羊祜传》:“尝与从弟琇书曰:‘既定边事,当角巾东路,归故里,为容棺之墟。’”意谓辞官退隐,登东归之路。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。 |
惊惶失措 | 失措:举止失去常态。惊慌惶恐;举止失去常态。 |
报雠雪恨 | 报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。参见“报仇雪恨”。 |
以身作则 | 身:自身;则:准则;榜样。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