瞻前顾后的成语故事


瞻前顾后

拼音zhān qián gù hòu

基本解释瞻:向前望;顾:回头看。原形容做事谨慎;考虑周密。现也形容顾虑太多;犹豫不决。

出处战国 楚 屈原《楚辞 离骚》:“瞻前而顾后兮,相观民之计极。”


瞻前顾后的典故

战国时期,楚国诗人屈原怀才不遇,在官场上屡遭排斥,楚怀王对他的提议置之不理,他内心十分痛苦,他只有通过诗歌来宣泄自己,在《离骚》中他写道:“夫惟圣哲以茂行兮,苟得用此下士。瞻前而顾后兮,相观民之计极。”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瞻前顾后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为民请命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因民之欲,西向为百姓请命,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,孰敢不听!”
节用裕民 荀况《荀子 富国》:“足国之道,节用裕民,而善臧其余。”
火树银花 唐 苏味道《正月十五夜》诗:“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。”
算尽锱铢 清·昭梿《啸亭杂录·吴利府》:“尝牟利于主算者,主算者算尽锱铢,其父犹以为未足。”
直捣黄龙 元 脱脱等《宋史 岳飞传》:“飞大喜,语其下曰:‘今番直抵黄龙府,与诸君痛饮耳。’”
海底捞月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7卷:“先前的两个轿夫,却又不知姓名住址,有影无踪,海中捞月,眼见得一个夫人送在别处去了。”
经纬天地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慈和徧服曰顺,择善而从曰比,经纬天地曰文。”
半夜三更 元 马致远《青衫泪》第三折:“这船上是什么人,半夜三更,大呼小叫的。”
白首之心 唐 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老当益壮,宁移白首之心?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。”
古往今来 晋 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古往今来,邈矣悠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