泥牛入海的成语故事

拼音ní niú rù hǎi
基本解释泥塑的牛进入大海中就会化掉。比喻一去不返;杳无音信。
出处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潭州龙山和尚》:“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,直至如今无消息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泥牛入海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泥牛入海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出师无名 | 《新唐书·东夷传·高丽》:“莫离支杀君,虐用其下如檴阱,怨痛溢道,我出师无名哉?” |
亦复如是 | 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尤悔》:“刘琨善能招延,而拙于抚御,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,其逃散而去,亦复如此。所以卒无所建。” |
弦外之响 | 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四二:“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,惜不于意境上用力,故觉无言外之味,弦外之响。” |
算无遗策 | 《晋书 桓玄传》:“自谓经略指授,算无遗策。” |
河鱼腹疾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二年》:“河鱼腹疾,奈何?” |
栋梁之材 | 南朝 梁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赏誉》:“庾子嵩目和峤,森森如千丈松,虽磊砢有节目,施之大厦,有栋梁之用。” |
明争暗斗 | 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:“于是两方明争暗斗,各不相让,一天利害一天,闹成所谓‘府院之争’。” |
视微知着 | |
临危受命 | 三国 蜀 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:“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。” |
目不转睛 | 晋 杨泉《物理论》:“子义燃烛危坐通晓,目不转睛,膝不移处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