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知地知的成语故事


天知地知

拼音tiān zhī dì zhī

基本解释天知道,地知道。指人人都知道。亦指只有天知道,地知道,没有别人知道。

出处元·杨梓《敬德不服老》第三折:“你须知咱名讳,尽忠心天知地知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天知地知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天知地知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离心离德 《尚书 泰誓中》:“受有亿兆夷人,离心离德;予有乱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
浪迹江湖 宋 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113卷:“某不能甘于寒苦,且浪迹江湖。”
一轨同风 《晋书 苻坚载记上》:“一轨九州,同风天下。”
高屋建瓴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高祖本纪》:“地势便利,其以下兵于诸侯,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。”
鼠凭社贵 南朝 梁 沈约《恩幸传论》:“曾不知鼠凭社贵,狐藉虎威,外无逼主之嫌。”
自强不息 《周易 乾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
临危受命 三国 蜀 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:“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。”
神出鬼入 《淮南子 兵略训》:“善者之动也,神出而鬼行。”
通都大邑 唐 韩愈《守戒》:“今之通都大邑,介于屈强之间,而不知为备。”
困而不学 《论语·季氏》:“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学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学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学,民斯为下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