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不凑,低不就的成语故事


高不凑,低不就

拼音gāo bù còu,dī bù jiù

基本解释就:成。高者无力得到,低者又不屑迁就。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。

出处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一卷:“高不凑,低不就,打从帮闲的,处馆的两项人见了他,也就做鬼脸,把‘倒运’两字笑他,不在话下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高不凑,低不就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高不凑,低不就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称王称霸 宋 汪元量《读史》诗:“刘项称王称霸,关张无命无功。”
早出晚归 《战国策·齐策六》:“女朝出而晚来,则吾倚门而望。”
安内攘外 汉 张仲景《伤寒论 太阳病上》:“甘草甘平,有安内攘外之能。”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 元·许名奎《忍经》:“尧夫解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
逢人只说三分话 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21卷:“如今俗语云,逢人只说三分话,只此便是不忠。”
刑期无刑 语出《书 大禹谟》:“刑期于无刑。”
无法无天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珍大奶奶是个老实头,个个人都叫他养得无法无天的。”
安安静静 清 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45回:“只见匡胤睡在床上,安安静静,那顶门内透出一条赤色真龙。”
学而时习之 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子曰:‘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!”
心直口快 元 张国宾《罗李郎》第四折:“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,哥哥是好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