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见恨晚的成语故事

拼音xiāng jiàn hèn wǎn
基本解释为见面相识太晚而遗憾。形容与新结交的朋友相处十分投合。
出处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天子召见三人,谓曰:‘公等皆安在?何相见之晚也。’”
相见恨晚的典故
汉武帝时期,齐国人主父偃饱学多才,游历于诸侯之间,没有得到任用。他穷困潦倒时只好上书给汉武帝,得到汉武帝的赏识。汉武帝召集他与徐乐、严安三人议事,大有相见恨晚之感,主父偃建议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以巩固政权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相见恨晚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服牛乘马 | 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服牛乘马,引重致远,以利天下。” |
十全十美 | 清 陈朗《雪月梅传》:“贤侄出门也得放心,岂不是十全十美。” |
低声下气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95回:“这里只苦了袭人,在宝玉跟前低声下气的伏侍劝慰。” |
离世遁上 | 《韩非子·八说》:“为故人行私,谓之‘不弃’;以公财分施,谓之‘仁人’;轻禄重身,谓之‘君子’;枉法曲亲,谓之‘有行’;弃官宠交,谓之‘有侠’;离世遁上,谓之‘高傲’;交争逆令,谓之‘刚材’。” |
物阜民安 | 《后汉书·刘陶传》:“夫欲民殷财阜,要在止役禁夺。” |
隔靴搔痒 | 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康山契稳禅师》:“曰:‘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?’师曰:‘隔靴搔痒。’” |
齐头并进 | 周恩来《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实事求是,循序前进,齐头并进,迎头赶上。” |
弦外之响 | 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四二:“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,惜不于意境上用力,故觉无言外之味,弦外之响。” |
安于现状 | 王朝闻《论凤姐》第11章:“这样的梦境,与我那不安于现状又不能改变现状的生活实际有关。” |
贫贱不能移 |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