逢山开路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形容不畏艰险,在前开道。
出处元 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楔子:“傍边转过一个壮士,一臂扶轮,一手策马,逢山开路,救出赵盾去了。”
例子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0回:“军旅逢山开路,遇水叠桥,岂有泥泞不堪行之理!”
基础信息
拼音féng shān kāi lù
注音ㄈㄥˊ ㄕㄢ ㄎㄞ ㄌㄨˋ
繁体逢山開路
感情逢山开路是中性词。
用法连动式;作谓语;形容不畏艰险,在前开道。
近义词逢山开道
字义分解
展开阅读全文 ∨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正本溯源(意思解释)
- 来去无踪(意思解释)
- 贫贱不移(意思解释)
- 百川归海(意思解释)
- 旦夕之间(意思解释)
- 过了这个村,没这个店(意思解释)
- 多谋善虑(意思解释)
- 穷乡僻壤(意思解释)
- 空谷传声(意思解释)
- 龙腾虎跃(意思解释)
- 叫化子(意思解释)
- 连编累牍(意思解释)
- 爱才如渴(意思解释)
- 朝令夕改(意思解释)
- 苦口之药(意思解释)
- 下临无地(意思解释)
- 倦鸟知还(意思解释)
- 酒后茶余(意思解释)
- 室徒四壁(意思解释)
- 漫不经心(意思解释)
- 款学寡闻(意思解释)
- 兵戎相见(意思解释)
- 家破人亡(意思解释)
- 男大当婚(意思解释)
- 绿林强盗(意思解释)
- 草满囹圄(意思解释)
- 奋起直追(意思解释)
- 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(意思解释)
※ 逢山开路的意思解释、逢山开路是什么意思由古诗文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不屑一顾 | 不屑:认为不值得;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;一顾:看一下。不值得一看。指对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。 |
犬马恋主 | 喻臣下眷怀君上。 |
背腹受敌 | 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。 |
斗方名士 | 斗方: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;名士:知名而未出仕的人。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“名士”。旧指冒充风雅的人。 |
居重驭轻 | 指人主掌握兵权以制政权。 |
一塌糊涂 |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。 |
寸步不离 | 寸步:极短的距离。一步也不离开。①形容两个人总是在一起;感情很融洽。②指距离很近;不离前后左右。 |
和风细雨 |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。本指自然现象;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。 |
快心满志 | 见“快心遂意”。 |
不卑不亢 | 卑:自卑;亢:高傲。既不自卑;也不高傲。也作“不亢不卑”。 |
触目皆是 | 触目:目光所及;皆:都。眼睛所见到的都是。 |
不得而知 | 得:能够。无从知道。 |
作贼心虚 | 虚:怕。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,心里老是不安。 |
凹凸不平 |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。 |
一鼓作气 | 一鼓:第一次击鼓;作:振作;气:士气。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。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离奇古怪 | 十分奇特少见 |
平地一声雷 |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。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。 |
迫不得已 | 迫:逼迫;已:停止;结束。逼得毫无办法;不得不如此。 |
前仆后继 | 仆:倒下;继:跟上。前面的人倒下了;后面的紧跟上去。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。 |
奋起直追 | 奋:鸟类展翅起飞。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;振作起来;一股劲地赶上去。 |
鸡口牛后 |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。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。 |
岁寒三友 | 松、竹经冬不凋,梅花耐寒开放,因此有“岁寒三友”之称。 |
苟合取容 | 苟合:苟且附合;取容:取悦,讨好。苟且迎合,取悦于人。 |
屦及剑及 | 屦:鞋;及:赶上。形容人奋发兴起,行动果断迅速 |
脸黄肌瘦 | 脸色黄,肌体瘦。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。 |
绝路逢生 | 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。 |
拔毛连茹 | 比喻互相推荐,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。 |
比翼鸟 | 传说中的一种雌雄在一起飞的鸟。比喻恩爱夫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