扯鼓夺旗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形容作战勇敢。
出处元 郑光祖《伊尹耕莘》第三折:“统雄兵劈面相持,驱貔虎扯鼓夺旗。”
例子扯鼓夺旗千般勇,三停刀上血光飞。元·高文秀《襄阳会》第三折
基础信息
拼音chě gǔ duó qí
注音ㄔㄜˇ ㄍㄨˇ ㄉㄨㄛˊ ㄑ一ˊ
繁体撦皷奪旗
感情扯鼓夺旗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勇敢。
近义词斩将搴旗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混淆是非(意思解释)
- 径情直遂(意思解释)
- 将计就计(意思解释)
- 罗掘一空(意思解释)
- 起兵动众(意思解释)
- 同室操戈(意思解释)
- 蝶粉蜂黄(意思解释)
- 时易世变(意思解释)
- 不费吹灰之力(意思解释)
- 性急口快(意思解释)
- 鱼死网破(意思解释)
- 款学寡闻(意思解释)
- 钿合金钗(意思解释)
- 兵微将寡(意思解释)
- 理直气壮(意思解释)
- 风虎云龙(意思解释)
- 美人迟暮(意思解释)
- 凤协鸾和(意思解释)
- 法不阿贵(意思解释)
- 不宁唯是(意思解释)
- 心服口服(意思解释)
- 意料之外(意思解释)
- 一览无余(意思解释)
- 脱口而出(意思解释)
- 举足轻重(意思解释)
- 悲不自胜(意思解释)
- 力屈道穷(意思解释)
- 阿时趋俗(意思解释)
※ 扯鼓夺旗的意思解释、扯鼓夺旗是什么意思由古诗文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寸进尺退 | 前进一寸,后退一尺。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,即得不偿失。 |
屈指可数 | 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。 |
离经辨志 | 读断经书文句,明察圣贤志向。 |
取长补短 | 吸取别人的长处;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。 |
掉舌鼓唇 | 炫耀口才,夸夸其谈。 |
又红又专 | 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,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。 |
无法无天 | 法:法纪;天:天理。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;任意干坏事。现多形容违法乱纪;不受管束。 |
鬼瞰其室 | 谓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,将祸害其满盈之志。 |
夫唱妇随 | 唱:原为“倡”;即倡议;提出某种意见。丈夫说什么;妻子也跟着说什么。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。形容夫妻和睦。 |
今来古往 | 犹古往今来。 |
安步当车 | 安:安详从容;不慌不忙。步:步行;当:代替。不慌不忙地步行;权当是乘车。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。 |
冠绝一时 | 冠绝:遥遥领先,位居第一。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,首屈一指。 |
风俗人情 |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、礼节、习惯等。 |
燕雀安知鸿鹄志 | 鸿鹄:天鹅。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。 |
形影相吊 |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;相互慰问。形容非常孤单;没有伴侣。吊:慰问。 |
漫不经心 | 漫:随便;不受约束;经心:在意;留心。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;随随便便;不在乎。 |
指手划脚 | 用手指;用脚划。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;也比喻瞎指挥;乱加评论指责。 |
凹凸不平 |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。 |
歌舞升平 | 边歌边舞;庆祝太平;有粉饰太平的意思。含贬义。升平:太平。 |
刻不容缓 | 刻:片刻;容:容许;缓:延缓;耽搁。一刻也不容许延缓。形容形势十分紧迫。 |
羊质虎皮 | 质:本性。羊虽然披上虎皮,还是见到草就喜欢,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,它的本性没有变。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。 |
时不我待 | 时间不会等待我们。指要抓紧时间。 |
安闲自得 | 自得:自己感到舒适。安静清闲,感到非常舒适。 |
珠还合浦 | 合浦:汉代郡名,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。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。 |
闲情逸致 | 逸:安闲;致:兴致。指毫无事物所累;轻松超逸的情趣。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。 |
不合时宜 | 时宜:当时的需要或时尚。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。 |
不宁唯是 | 宁:请助词,无义;唯:只是;是:这样。不只是这样。即不仅如此。 |
呼风唤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;可以呼唤风雨。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