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诸水火,登于衽席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拔:拉出;诸:同“之于”;登:加上;衽席:床席。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。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。
出处明·宋濂《阅江楼记》:“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bá zhū shuǐ huǒ,dēng yú rèn xí
注音ㄅㄚˊ ㄓㄨ ㄕㄨㄟˇ ㄏㄨㄛˇ,ㄉㄥ ㄩˊ ㄖㄣˋ ㄒ一ˊ
繁体拔諸水火,登於衽席
感情拔诸水火,登于衽席是褒义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为别人解困。
近义词出于水火,登之衽席
反义词祸国殃民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炉火纯青(意思解释)
- 说一不二(意思解释)
- 雪兆丰年(意思解释)
- 哀而不伤(意思解释)
- 昂首挺胸(意思解释)
- 九霄云外(意思解释)
- 咄咄逼人(意思解释)
- 昂藏七尺(意思解释)
- 春冰虎尾(意思解释)
- 阳春白雪(意思解释)
- 生拉硬扯(意思解释)
- 画地为牢,议不入(意思解释)
- 理直气壮(意思解释)
- 纵横天下(意思解释)
- 一条龙(意思解释)
- 读书种子(意思解释)
- 聪明反被聪明误(意思解释)
- 家破人亡(意思解释)
- 学而优则仕(意思解释)
- 粉墨登场(意思解释)
- 故态复萌(意思解释)
- 千真万确(意思解释)
- 脱口而出(意思解释)
- 过甚其词(意思解释)
- 不问青红皂白(意思解释)
- 华不再扬(意思解释)
- 单刀直入(意思解释)
- 穷愁潦倒(意思解释)
※ 拔诸水火,登于衽席的意思解释、拔诸水火,登于衽席是什么意思由古诗文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长嘘短气 | 长声、短声不住地叹息不止。 |
安身之处 | 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。 |
书通二酉 | 比喻读书甚多,学识丰富精湛。二酉,指大酉山、小酉山。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,相传秦人于此而学,因留之。见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《荆州记》。后因以此为喻。 |
吸血鬼 | 榨取他人血汗、劫取他人钱财、思想或者其他资源的人。 |
丑声远播 | 坏名声传播得很远。 |
晓以大义 | 晓:使人明白。把道理对人讲清楚。 |
寸步不离 | 寸步:极短的距离。一步也不离开。①形容两个人总是在一起;感情很融洽。②指距离很近;不离前后左右。 |
兵无常势 | 兵:战争;常:常规、不变;势:形势。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。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。 |
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 | 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,祸事却会接踵而至。 |
经纬天下 | 经,纬:治理。指治理国家。 |
百无一是 | 是:对的;正确的。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。 |
离弦走板 |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。 |
倦鸟知还 |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;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。 |
黑不溜秋 | 形容黑得很难看。 |
粗服乱头 | 粗服:粗布衣服;乱头:蓬头乱发。形容不讲究修饰。 |
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 |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,却情谊深重。 |
茕茕孑立 | 孤独无依的样子。 |
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 | 淡泊:恬淡寡欲;宁静:安宁恬静;致:达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稳沉着,才可有所作为。 |
便还就孤 | 就撤回到我这里.。 |
皮笑肉不笑 |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。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。 |
安闲自得 | 自得:自己感到舒适。安静清闲,感到非常舒适。 |
受益匪浅 | 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处很多。 |
孜孜不倦 | 勤奋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样子)。 |
念兹在兹 | 念:思念;记念;兹:此;这个。念念不忘某件事。 |
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 |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,都信心十足,毫不动摇。同“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船”。 |
半新不旧 | 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旧。 |
光怪陆离 | 光怪:奇异的光彩;陆离:色彩繁杂。形容奇形怪状;五颜六色。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。 |
五花八门 |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。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。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。 |